2021年5月22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《综合应用能力》真题pdf完整版下载

温馨提示:这个页面无法直接下载题pdf完整版下载pdf完整版下载目,如需下载,请点击下方按钮,返回目录页,根据提示通过百度网盘链接免费打包下载

答案需要扫描试卷末的答案二维码查看

查看及下载完整版

 

2021年5月22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《综合应用能力》试题

来源:网友回忆    整理:杨柳(微信:gwy288)

注意事项

1、本科目满分150分,时限120分钟。

2、请在本科目答题卡的指定位置按要求填写(涂)姓名和准考证号。

3、请用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作答,超出答题区域的,作答无效。在题本上作答无效。

4、所有题目未按要求作答的,不得分。

5、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,考生应立即停止答题,将题本、答题卡和草稿纸整理好放在桌面上,待监考人员清点无误后,方可离开。

第一部分 给定材料

材料一

近期,A市调解中心将有几名新员工入职,为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心业务、更快地融入中心困队,综合办公室打算组织新入职员工培训,其中一项培训课程为“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现状与成效”,该课程由赵佳主讲。为此,赵佳对一些资料和数据进行了梳理,以下是她整理的部分资料内容。

(一)人民调解相关制度历史沿革一览表

 

(二)新闻报道摘要

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、消除纷争、促进和谐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,据统计,全国现有人民调解委员会70多万个,人民调解员330多万人,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30多万人;每年调解矛盾纠纷900多万件,其中近80%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。

2019年,司法部召开了全国调解工作会议,明确提出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,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行业性专业性调解、司法调解优势互补、有机衔接、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,推动新时代调解工作迈上新台阶。

司法部选聘两批共20名全国人民调解专家、创办人民调解大讲堂,全国约90万人参加了视频培训。

各地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,加强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。大力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,有效发挥了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,打造了一批调解工作品牌,各地共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1万多个。

目前,全国共有行业性、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3万多个,其中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已覆盖全国80%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,每年有60%的医疗纠纷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得以有效化解。各地坚持选聘结合,专兼结合,拓宽选任渠道,丰富选任方式,注重吸收退休政法干警、律师、医生、教师等专业人士参与人民调解工作。

全国20多个省份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,通过在基层人民法院、公安派出所、信访等部门设立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,有效缓解了法院、公安、信访等部门的工作压力。目前,全国共设立派驻有关部门人民调解组织2万多个,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国人民调解组织共接受有关部门移送委托调解的案件300多万件,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60多万件。

目前,全国大多数省份建立了人民调解管理信息系统,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智能移动调解系统,运用手机APP、微信小程序、公众号、微博等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。近20个省份开办电视调解栏目,在群众中广受好评,发挥了“调解一案,教育一片”的良好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。

材料二

近年来,A市努力提高各类人民调解组织的社会矛盾化解能力和公信力,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,但也还有一些进步的空间。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群众满意度,A市司法局启动了“人民调解大提升”专项活动,市调解中心响应活动号召,举办了一次专题研讨会。参加会议的有调解中心相关人员、市人民调解员协会相关人员和人民调解员代表。以下是部分参会人员的发言摘录:

A市调解中心主任:今年全市的人民调解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出来了,总体来说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,大家都辛苦了。但群众事无小事,我们要好好分析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,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。大家都谈谈吧。

A市调解中心接待科科长:那我先来说几句。我们科每天面对的群众多是带着怨气来的,心烦气躁,情绪激动。经常有群众投诉我们受理慢,工作效率低,他们不了解调解事项涉及的政策和部门有多少,只着急让我们承诺几天能解决,这哪是我们接待科能决定的事情啊!

A市调解中心调解科科长:就是啊,这事儿也不是我们调解科能定的。我们也想提升调解效率,但有些工作确实很难开展。有一次7名社区群众反映一个楼盘违规占地、通宵施工,6个职能部门牵涉其中。我前后张罗了5次协调会,每次都有个别部门因这样那样的原因缺席,群众等不起,火气全撒在了我们身上。

A市调解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:我们从去年开始跟多个相关部门和单位协调,进行对接,想要实现联调联动,但个别部门和单位不能坚持参加每周的联席会议,造成有些矛盾纠纷的化解调处方案不能及时出台。没有稳定的联调联动机制,合作就比较松散,沟通协调成本也很高。

调解科科长:目前调解工作满意度还达不到预期目标,跟人员有很大关系。就拿我们科来说,有调解员11人,其中3人是专职的,但都是学管理的,好多案件涉及的专业问题都不太懂;还有8人是兼职的,能力素质也参差不齐,有的调解员老百姓都认他,已经做成“金牌”了,但有的调解员却经常被埋怨。有的调解员比较急躁,都没听完当事人诉说就急于给出自己的调解意见,影响调解效果;有的调解员又太拖沓,有时矛盾都调解完了,卷宗还没做;还有个别调解员长期缺席,一点儿作用没发挥,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。

综合办公室主任:目前我们在调解员聘任、考核和激励措施方面还没形成统一意见。大家都知道每年经费有限,给调解员的激励措施少,虽然采取了“以案定补”的资金保障措施,但补贴标准还是4年前制定的,比较低,要不是有点情怀,还真是很难坚持做下去。

A市人民调解员协会主任:现在有些乡镇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没有专职人员,调解员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兼任,很难应对矛盾纠纷高发期的化解工作。我们之前做了一次调研,有些村还没有设立人民调解组织,设立的当中,村一级人民调解员专职的仅占25%,多由村两委成员兼任。此外调研还发现目前我市行业性、专业性矛盾纠纷的占比已越来越高,而行业性、专业性调解组织数量不多、种类偏少、调解员数量远远不够。上个月去省里交流时,B市从“五老”人员中选拔调解员的做法让我眼前一亮,他们从老检察官、老法官、老民警、老教师、老军人等队伍中选拔德高望重的人,进入兼职调解员队伍,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,他们还组建了调解专家库,聘请了50多位来自各领域的人才。

某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:我们基层很多调解员就是兼任的,其中有些人确实不重视业务学习,工作方法简单粗暴,缺乏沟通技巧,更没啥服务意识。

调解科工作人员:我一直觉得人民调解工作很有意义,大部分调解对象对我们挺认可的。但也有些群众不理解,就觉得我们两头“和稀泥”、息事宁人,对我们的工作不信任。

人民调解员代表:你们中心的调解员已经挺幸福了,至少在老百姓眼里是“正规军”,不像我们这些在村里干调解工作的,总被人质问“找你们有什么用?”我们在村里举办过一次现场答疑活动,发现有些村民对人民调解工作和人民调解员是什么都不知道。

A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:我们的兼职调解员队伍变动有些频繁。医疗纠纷调解基本上不能一次解决,有时群众会抱怨说,只要调解员一变动,情况就得再说一次,太麻烦。

中心主任:大家反映的问题都很现实,但我们也不能只看到问题和困难,还要多琢磨如何在工作中转变思路、创新方法。中心近期要认真进行梳理总结,出台相应措施,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,群众对我们这项工作的满意度会越来越高。

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,您是本网站的第5748881 位访客(菜鸟站长,数据可能不准)